商学院举办“双师同堂”课堂教学实践暨研讨活动
2017-06-16 00:00:00
我校重点教改项目《关于<财务会计>与<税法>课程部分章节双师同堂上课教学研究与实践》自2014年6月立项以来,项目负责人商学院张晓华老师与成员郭锐老师通过对该项目持续不断地课堂实践与教学研究,在教学效果上取得了以教促学、以学促教、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6月8日,两位老师在行知楼704教室,通过采用平行式“双师同堂”的教学模式,就“典型税会差异解读——收入确认”问题进行教学。教务处副处长李春燕、商学院副院长史润玲及学院教学指导与督导委员会聆听了这门别开生面的教学课程。
课上,张晓华、郭锐两位老师通过默契配合,为学院大三学生以独特新颖的方式讲授了“收入确认税会差异”这一难点问题。期间,同学们也更加积极主动地提出了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
课后,教务处副处长李春燕、商学院院长朱少英及到场的全体教师于行知楼八层会议室展开研究讨论。
商学院教学指导与督导委员会成员表示,“双师同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颖的课堂授课方式,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这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也考验了教师之间的默契配合与充分地课前准备,利于师生共同进步。
教务处副处长李春燕在会上表示,“双师同堂”的授课模式在全校具有首创性。在教学研究方面,这种模式是商学院前进的一大方向,希望借助“一院一品”的教学改革,推动商学院的发展。同时,她指出教研、教改项目课题组,不能重申报轻建设,今后要更加注重教改项目的结项及成果的验收。
商学院院长朱少英指出,教育教学质量是教学建设永恒的主题,必须通过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让学生最大程度上受益。
商学院副院长史润玲进行总结发言。她希望商学院能够以“一院一品”为平台,以创新为主导,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将教学改革做到更好。(商学院)
6月8日,两位老师在行知楼704教室,通过采用平行式“双师同堂”的教学模式,就“典型税会差异解读——收入确认”问题进行教学。教务处副处长李春燕、商学院副院长史润玲及学院教学指导与督导委员会聆听了这门别开生面的教学课程。
课上,张晓华、郭锐两位老师通过默契配合,为学院大三学生以独特新颖的方式讲授了“收入确认税会差异”这一难点问题。期间,同学们也更加积极主动地提出了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
课后,教务处副处长李春燕、商学院院长朱少英及到场的全体教师于行知楼八层会议室展开研究讨论。
商学院教学指导与督导委员会成员表示,“双师同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颖的课堂授课方式,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这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也考验了教师之间的默契配合与充分地课前准备,利于师生共同进步。
教务处副处长李春燕在会上表示,“双师同堂”的授课模式在全校具有首创性。在教学研究方面,这种模式是商学院前进的一大方向,希望借助“一院一品”的教学改革,推动商学院的发展。同时,她指出教研、教改项目课题组,不能重申报轻建设,今后要更加注重教改项目的结项及成果的验收。
商学院院长朱少英指出,教育教学质量是教学建设永恒的主题,必须通过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让学生最大程度上受益。
商学院副院长史润玲进行总结发言。她希望商学院能够以“一院一品”为平台,以创新为主导,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将教学改革做到更好。(商学院)